2015-02-16

共創:大協作時代

 


文/詹致中 圖/電獺(aotter)提供

  由電獺(aotter)舉辦的第四場PasteWall系列講座,邀請6位網路知名專家包含台灣首位奇點大學入選者葛如鈞、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共同創辦人楊士範、前三立主播楊伊湄、AppWorks之初創投合夥人林之晨、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副教授劉世南與前三創數位育成中心副理陳泰谷,來自於科技、媒體、創投、學界到設計產業,請他們觀察國外到國內,以及自身所屬的行業,是如何利用共創思維與精神發揮價值。

  開場談共創的演講者葛如鈞是第一位進入奇點大學(Singularity University,簡稱SU)的台灣人,他談到這所由美國NASA和Google推動的特殊學院,特別強調合作概念,因此來自全世界80位頂尖人才,組成4-5人團隊,發想20年內能改變人類方向的重大專案。



共創前,先讓團隊感到快樂

  要能讓這些來自各界好手能順利合作,領導力變成最重要的關鍵。葛如鈞從奇點大學學到領導者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讓團隊感受到快樂。「這跟我過去經驗不太一樣。」葛如鈞表示這是他以前創業所忽略的部分,領導者能帶給團隊熱情,創出企業文化非常重要。
要如何讓團隊運作,葛如鈞分享幾個關鍵,包含溝通要透明、尊重每個人的獨特,以及確保團隊目標一致。若是團隊發生衝突,可以依循5個步驟來處理:一、傾聽。聽清楚對方意思;二、探索。確保自己聽明白;三、總結。確認對方想法後要做總結;四、邀請。正式邀請對方討論事件;五、表達。對方接受邀請後,再表達自己心中想法。
葛如鈞也提到,矽谷共創氣氛非常活絡。他在奇點大學校園,都能見到改裝飛行器、3D列印應用或比特幣交流,見識頂尖人才開放接觸新事物的心胸,以及各領域相互交錯影響和合作的影子。

人人都是媒體

  另外兩位演講者為《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總編輯楊士範與前三立主播楊伊湄,兩人談論新聞媒體在數位時代的新模式與閱聽者生態。

  「年輕人不看電視新聞的人愈來愈多,都是用網路新聞。」楊伊湄表示,傳統媒體在網路新聞,通常是放舊有文本,像是新聞稿或幾篇特約記者文章,但現在科技讓每個人都變成媒體行動中心,早已不符合時代需求。例如太陽花學運誕生出來的個人直播台,當媒體記者還無法進入立法院時,就利用手機連線場內即時新聞,發布到社群媒體上。楊伊湄解釋:「你我都是公民記者,現在不用非常公正超然的媒體。」過去強調客觀性的媒體立場,在今天不復存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觀認知與判斷,因此像國外知名的網路媒體《The Huffington Post》,2005年創立就有非常鮮明的政治立場偏好。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的誕生,也是看到《The Huffington Post》的崛起,楊士範提到當初創立動機:「當時是在酒吧裡面跟夥伴討論,為什麼台灣沒有像《The Huffington Post》網站。台灣不是沒有新聞網站,但缺少用整合方式來做媒體。」《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在2013年上線,特色就是不用記者,改用編輯來摘要其他新聞,並且與外部作者合作。



新聞媒體趨勢,從探照燈變成過濾器

  楊士範認為以前記者像探照燈,幫大眾找新聞,但現在資訊太多,應該要轉型成過濾者的角色。如《The Huffington Post》、《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這類平台式新聞媒體,除了解決大眾過濾資訊困擾,又能滿足閱讀事件評價的渴望,看到單一事件不同立場觀點,再加上眾多讀者的回覆意見,集體創作出新聞議題。
數位科技工具縮短溝通成本,讓過去新聞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搖身變成一種共創的集體性行為,也呼應楊伊湄所提到的「大協作世代」,每個人的力量愈來愈大。


共創是將舊行為放在新的脈絡上

  論壇下半場由電獺公司兩位共同創辦人謝綸與蘇芃翰擔任主持,與談人有之初創投合夥人林之晨、成大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副教授劉世南、前三創數位育成中心副理陳泰谷。對於共創議題,3位與談人都有致一同,認為共創原本就存在我們身邊,包含朋友討論聚會要吃哪家餐廳,不同團隊一同執行專案。但關鍵在於網路科技的誕生,讓舊的行為放到新的環境脈絡裡。

  「共創概念我們一直都在用,只是網路傳遞讓資訊成本趨近於零。」陳泰谷表示,這讓大家的點子有了加乘性。林之晨也回應,這5年來他做AppWorks,如果沒有Facebook這樣的網路工具,發酵速度是不會那麼快。

  「現在人們習慣到Google搜尋知識,認為它是知識來源。而Facebook解決親密關係焦慮、寂寞,隨時可以保持跟人的聯繫。兩者加起來就是共創概念。」劉世南解釋,他對於網路科技期待,就是共創,跟志同道合做一些事,但目前還缺乏有質感的人性互動,若能解決就能產生重大價值。

  當溝通成本降低,也讓共創門檻降低,那該如何集和大眾點子來創造價值?林之晨認為,網路讓人讀的太多,但靜下思考時間太少,我們應該都要學著多反芻知識,融合其他知識再化成新知識。

  當大眾分享的知識愈來愈多,就會累積成為智慧,科技工具在其中能扮演重要角色,陳泰谷就舉例,例如用程式軟體搜尋出最棒YouTube演講,過濾資訊留住精華,或如Big Data就是在龐大散亂的資料中,找出新的模式和觀點,甚至預測未來。




鼓勵分享,而非競爭!

  電獺推出的PasteWall也是其中一種工具,利用數位化便利貼,幫助使用者整理自己的點子,進一步做到管理、分享到共創。這也呼應劉世南指出的知識階層化,從原始資料逐步加值到資訊,最後共創出新知識與智慧。但劉世南最後也表示:「如何鼓勵別人分享,而非競爭。」這才是共創能順利執行的最重要關鍵。



本文同步刊載於《廣告雜誌》1+2月號282期:
單元:報導:共創:大協作時代


--
歡迎轉貼文章,並請註明出處-
Adm廣告雜誌|Digital x Creative:
更多數位創意消息,歡迎加入臉書粉絲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