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31

解密網路中的行銷基因

網路基因總經理兼創意長施俊宇。

文/陳亭妘 圖/網路基因提供


  以「數位時代的創意代理商」自居,網路基因運用創意與技術,和品牌共同尋找消費者溝通的可能性。但「在網路上說故事」是怎麼一回事?網路基因總經理兼創意長施俊宇以此為切入點,從台灣數位廣告歷史探究起,過去廣告客戶選擇媒體預算投放時,總是先鎖定電視、戶外媒體,有多餘的資源才會投到數位上。但在短短兩、三年間,數位廣告卻快速竄起,成為品牌最感興趣的行銷方式,「數位溝通」儼然已成為代理商與客戶必討論的行銷方法。


釐清消費者是誰?消費者在哪?

  將消費者習慣一一攤開檢視,以往的媒體傳播環境單純,無論是電視台、廣播、報章雜誌、戶外看板,皆是單一性地投遞訊息給消費者,消費者能決定自己是否接收訊息,不過,在網路的世界裡,每位使用者的使用行為不同、目的也不一樣,就像我們正在閱讀一則訊息時,突然一則廣告插入,馬上干擾原本的閱聽行為,「廣告踩入了消費者私領域。」

  清楚畫出重點,從釐清消費者開始,消費者在哪裡,辨認掌握到的消費者是不是品牌真正的目標族群。此外,也必須小心翼翼拿捏溝通、掌握時機點,稍微一不小心就可能打擾消費者,令他們反感。對於去(2015)年火熱話題「原生廣告」,鼓勵品牌以消費者感受自然貼切的內容,來傳遞行銷資訊。但在內容行銷時,品牌也常常因為需達到銷售目標,在傳遞內容中顯露出銷售的企圖心,而這也是數位行銷操作時最困難的,所有的行銷人都了解抓準消費者並投遞他們在乎的內容,但如何確保這些內容是消費者想要的?實際購買的消費族群真的是這些人嗎?

「嘿!我現在可不是要拍你欸,不要擋住我。」消費者怕干擾,稍微不小心就可能覺得反感。(圖/圖文作家papapu作品,授權網路基因於本文使用)
  
  過去廣告人擁有足夠的時間與資源做市場調查,但在數位環境中一切結果求快,再加上預算不足情況下,對於消費者輪廓描繪降低了精準度。施俊宇提到,品牌操作廣告時常過度自我美化訊息,但在數位環境裡,消費者更在乎品牌真實樣貌。


品牌,要成為什麼樣子的朋友?

  不同以往廣告的呈現,「社群行銷」創造了更多溝通的可能性。從2009年開始,台灣Facebook用戶量快速竄升,2015年每日活躍用戶數多達1,300萬人。觀察網路生態,所有人在網路的活動,無論是交友聊天、分享貼文、閱讀資訊等狀態,其實就是社群的縮影,「人每天的生活就是社群,人不可能離群索居。」談到社群行銷操作,有許多專家紛紛提出「社群行銷就是和使用者交朋友」的看法,但現在的廣告又流於一種形式,品牌規定代理商每個月發佈固定的貼文數、影片量、粉絲人數成長等量化指數。「我們不可能使用量化的方式過生活」,舉例來說,就像規定一個人每天必須向誰說多少句話,一般人無法接受一個量化的朋友,「為什麼社群上的廣告讓人不相信,因為他是有計畫性地在與你交朋友,有計畫性地與你溝通。」

當我的好朋友好嗎?我會規定自己一天要跟你說五句話、分享兩張好笑的圖。(圖/圖文作家papapu作品,授權網路基因於本文使用)

  如果社群是和人們交朋友的話,品牌應該思考自己屬於什麼樣的朋友?曾有一次,施俊宇在課程上分享數位行銷,一位來自台中的西裝店老闆上前詢問,為什麼花費了近60萬元,成長了20萬名粉絲,對業績卻沒有幫助?「一個傳統在地的西裝店,為什麼需要20萬粉絲?」仔細計算,如果一天的工作量可以設計出兩套西裝,那20萬粉絲中的千分之一,一次200人上門,老闆也無法負荷龐大的工作量。「有時候追求的不是粉絲量,而是思考品牌特性,了解自己需要多少個朋友?品牌和朋友的關係是什麼?」以可口可樂為例,品牌的個性是分享,有越多的朋友越好,一同把分享的價值散播;但獨特的小店,服務的量不多,需要的是真實的客戶。


「陰德值」檢視品牌資產

  廣告的目的是為了銷售,增加消費者對品牌好感度,「社群的世界裡,所有的溝通不應該一開始就以銷售為目的。」以「陰德值」來解釋,品牌平常做了什麼事情,就會累積而成為屬於他自己的陰德。品牌通常期待在廣告刊播後,能立即看到銷售成效,但其實重點是平日裡品牌給予消費者的感受,是否會讓他在重要時刻選擇你。

  以便利商店為例,統一超商過去的廣告敘事風格,多強調都會、俐落、方便的訊息;而全家便利商店則秉持社區型商店、社區褓母的價值,有一些父母親甚至會寄放一些錢在店內,等待小孩放學後能直接到全家消費。網路基因協助全家便利商店規劃「全家小小店長」Campaign時,全家早已累積了7年的小小店長體驗活動,這也是「陰德值」所描述的:品牌平時給予消費者的感受,就能累積本身的品牌印象。在影片分享到社群平台後,甚至有消費者主動留言「我的小孩也當過小小店長」,增加了品牌的好感度與傳播可信度。

「全家小小店長」活動,讓小朋友體驗當店員,為消費者服務。
網路基因為全家便利商店規劃「全家小小店長」Campaign大受消費者歡迎。

  他也舉例廉價航空的促銷活動訊息多且繁雜,造成消費者對品牌的記憶度不高。整理「品牌資產」是品牌的課題,短暫的促銷活動若只是便宜降價,往往與其他品牌難以產生區隔、差異化。


清楚溝通與代理商合作方向

  「能做到『品牌』的階段,已經不只是為了銷售,而是有更偉大的目標。」回到品牌「溝通」的重點,將品牌調性慢慢梳理,從「與什麼樣的人交朋友」開始,了解哪些人會購買商品,定位商品後便能漸漸釐清消費群,消費者的輪廓也能浮現。不過,在社群溝通裡,善用意見領袖協助品牌發聲是重要的,仔細劃分出兩者不同的意見領袖,一種是品牌持續經營關係,讓意見領袖自己體驗感受,願意挺身而出替品牌說好話;另一種則是收取代言費,站出來為品牌說話。回到「陰德值」理論,前者當然優於後者,對品牌傳播也更多了可信度,重點仍是品牌平時累積的價值-品牌資產。

  品牌溝通的內容規劃,突顯出品牌與代理商相互合作的重要性。觀察產業環境,施俊宇認為代理商與廣告客戶的年約制度仍應該存在,在合作中越來越了解商品,便能對品牌產生更多助益。但比稿時的溝通也是關鍵,雙方應談好執行日期、呈現形式等資訊,再進行合作,而非給予一個假的題目,測試代理商,又在實際進行合作時與原先比稿內容不符。

「我又來了,你知道我的髮流怎麼剪最好看。」在合作中越來越了解商品,就能對品牌產生更多助益。(圖/圖文作家papapu作品,授權網路基因於本文使用)

  品牌養成絕非一蹴可幾,如同NIKE在擁有「JUST DO IT.」前,花費許多資源占得品牌主張。即便在促銷中也應該帶有商品本身特性,以一貫的風格讓消費者感受調性,並逐漸累積品牌資產,讓消費者自願替品牌說話。


本文同步刊載於《廣告雜誌》03月號294期:
單元:報導:解密網路中的行銷基因


--
歡迎轉貼文章,並請註明出處-
Adm廣告雜誌|Digital x Creative:
更多數位創意消息,歡迎加入臉書粉絲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