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5

在情人節聽了42次Sorry的人, 如何拿來做行銷?



文/台灣奧美副策略規劃總監 李建緯

  這幾年,行銷數位化的進展顯著,這股浪潮終於推進台灣,數位金融的腳步帶動了消費市場的轉變。

  零售業悄聲耕耘,也開始更新自己的行動支付系統。業者除了優化消費體驗,也關係到更精準地協助廠商預估銷售,下一步也將運用大量數據,提供消費者更個人化的消費服務。

台灣奧美副策略規劃總監 李建緯


有了好故事,然後呢?

  傳播這塊,即使媒體採購不斷地透過 Google、Facebook 的多項技術優化成效,但在創意表現上,我們似乎還是習慣要說一個動人的故事、習慣要去感動人心、習慣要去創造情感連結。我們還是看到很多廣告好片,但不禁想問「然後呢?」

  身為廣告企劃從業人員,我自始至終相信,說一個好故事是行銷傳播的根本,找到與顧客真切相關的洞察是我們的價值。只是因為工具不同了,人們接收訊息的狀態不同了,與傳播產生關係的場景不同了,我們的工作產出勢必要有所不同。

  很多人可能覺得數位化的傳播就是要仰賴數據、技術,才是所謂的數位化。我不這麼認為,不論我們分析多了不起的數據,應用多驚奇的技術,消費者接收到的依然是影片、圖像、文字或聲音訊息。我們不會突然變得可以接收電磁波、不會突然可以轉譯程式語言。即使連 AI 都跑來做廣告,它也要可以寫文案不是嗎?


當創意力遇到數位力

  當然,依然有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看似傳統廣告卻充滿數位思考的傳播操作。

“Dear person who played “Sorry” 42 times  on Valentine’s Day, what did you do?
(致那位在情人節當天聽了 42 次 Sorry 的人,你做了什麼?)”

“Dear 3,749 people who streamed “It’s the end of the world as we know it” the day of the Brexit Vote, hang in there!
( 致 3749 位在脫歐投票日播放「這就是我們所知的世界末日」歌單的人們,撐住撐住!)”

  Spotify “Thanks 2016, it’s been weird”把人們在這個串流平台上聽音樂的行為,直接撰寫成廣告文案,呈現在大型的戶外廣告看板上。看似傳統到不行的傳播形式,背後卻盡是數位時代的操作思維。

  Spotify 從平台上海量的使用者數據,找出值得作為傳播操作的消費者行為,文案刻意運用情人節、脫歐等時間點引發共鳴。

  廣告看板的選擇,不只是傳統地考慮人潮流量,而是根據人們的數位行為—發現人們在大型交通要點特別容易有聽音樂的需求,於是選擇機場、鐵路轉運站、重要公車據點的廣告看板露出。


深化傳播操作的數位力

  當今的傳播操作,贏得心之前,要先贏得注意力。說一個動人的故事需要秒數醞釀鋪陳,在傳播的環境裡,時間秒數就是錢(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注意力),如何有可能每個品牌、每次操作都設想用故事打動人心。

  Spotify 的操作,運用數據只是手段作法,活動的成功依然來自於說一個好故事的洞察力。短短一句文案呈現的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題材,場景的選擇也集中資源,挑選最有可能點開或下載 app 的地點,讓這個案例得以在傳播的最後一哩路,都展現數位時代的思維。

  與其追求「數位化」的傳播,不如思考深化傳播操作的「數位力」,才是關鍵。

  什麼是傳播的數位力?環顧市場,透過客戶關係管理(CRM)、通訊軟體、行動支付、媒體平台等各方數據來源,我們將有能力發現更多不為人知的消費者行為,有能力進入更直接相關的傳播接觸場景─可能是在更有感的時間點出需求,或是在關鍵流程中降低障礙,也可能是在最剛好的場合讓品牌發揮作用。

  數位不在於形式,而在於如何更直覺地、更自然地把品牌送到人們心上。(本文原刊於天下網站奧美觀點專欄)


本文同步刊載於《廣告雜誌》2019年6月號330期:
專欄:在情人節聽了42次Sorry的人, 如何拿來做行銷?


--
歡迎分享文章連結,並請註明出處-
Adm廣告雜誌|Digital x Creative:
http://adaround.blogspot.tw/
更多數位創意消息,歡迎加入廣告Adm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dm2391516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