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7

每月一詞-流行病


文/陳則均


發生什麼事?

  自 2019 年 12 月起,中國武漢市爆發不明原因肺炎疫情,經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 WHO)確認疫情元凶為新型冠狀病毒株,與 2002 年的 SARS 同屬冠狀病毒家族,命名為 COVID-19。根據 WHO 在 2 月 11 日發布的疫情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與「已知在蝙蝠間傳播的其他冠狀病毒」一樣和蝙蝠有關;近期不少研究指出,已在中國蝙蝠身上確認出超過 500 種冠狀病毒,蝙蝠在中國的市場相當罕見,卻常在被捕獲後直接販售給餐廳作為食材。至於武漢肺炎的人畜傳染途徑目前尚未明朗,但推測假設是中間宿主動物在傳播中起了媒介作用,目前各國相關領域專家正在試圖尋找此種新病毒的動物來源。

  截至 2 月 20 號下午 5 點為止,目前全球確診 75,749 人、死亡 2,125 人,分布於 30 個國家。 為避免疫情持續擴大,許多國家在1月底陸續採取暫時性入境管制措施,暫時禁止過去14天內「曾赴中國大陸(含過境)」的外籍旅客入境。


pandemic 流行病

  英文的 epidemic、pandemic 在中文的翻譯都為「流行性的、傳染的」,在使用上常被視為同義詞,但其實 2 個字在英文定義與使用語境上有些微差異。根據專業健康倡導者聯盟(The Alliance of Professional Health Advocates)顧問 Trisha Torrey 在 Verywell Health 網站上針對 epidemic 與 pandemic 二字的整理,epidemic 被定義為「在特定時間裡,一地區中有某一疾病突然迅速傳染、蔓延」,並且 epidemic 一詞更強調該疾病突然爆發的狀態。而 pandemic 雖然也是說明疾病傳染,然而該詞更強調流行病的「跨地域性」,凡是傳染病已影響到整個國家甚至是全世界,就會以 pandemic 形容。

  根據 WHO 編著的《基礎流行病學》,早在 2 千多年前的古希臘時期,被後世譽為「醫學之父」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就已提出「環境因素能影響疾病發生」此一流行病學理論;但是直到 19 世紀才真正開始針對流行疾病分布進行分析測量。歷史上曾經出現多次大型傳染疾病,如:14 世紀的鼠疫 (通稱黑死病)、16 世紀的天花、19 世紀的霍亂,到今日的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即愛滋 病,AIDS)、H1N1 等;這類疾病流行除了造成死亡,嚴重還能使特定族群或物種滅絕。


本文同步刊載於《廣告雜誌》2020年3月號338期:
每月一詞


--
歡迎分享文章連結,並請註明出處-
Adm廣告雜誌|Digital x Creative:
http://adaround.blogspot.tw/
更多數位創意消息,歡迎加入廣告Adm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dm2391516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