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6

2017亞太廣告節全方位解析

米蘭營銷策劃董事長陳琦琦。

文/黃珮蓁 圖/陳琦琦提供

  3月22日至25日,2017亞太廣告節(ADFEST)於泰國芭達雅(Pattaya)展會中心舉行,亞太廣告節走到第二十個年頭,以「20 Years Of Diversity」為主題,共有1,000多位全球業界人士一同與會。米蘭營銷策劃董事長陳琦琦曾參加多次國際廣告節盛會,包括坎城國際創意節(Cannes Lions)、西南偏南大會(SXSW)與亞洲創意節(Spikes Asia)...等等。今年,在業界好友的推薦下,陳琦琦第一次走訪ADFEST,在溫暖舒適的Pattaya海濱渡假村中,享受身心放鬆但腦袋充實的4天創意饗宴。


亞太廣告節的獨特之處

  2017亞太廣告節4天活動中,主軸分為前兩天的「Craft@ADFEST」與後兩天的「Creative@ADFEST」,前者偏重工藝執行,後者著重趨勢洞察。陳琦琦對整體的活動舉辦與行程相當滿意,「活動就在海濱渡假村中舉辦,整體充滿休閒渡假氛圍,真的蠻像去法國坎城海邊參加Cannes Lions的體驗。不過最大的差異是,CannesLions的研討會有多線同時進行,還外加展覽和許許多多的活動,讓人目不暇給;而ADFEST就只有一個專場演講,雖然就內容上相較其他大型國際廣告節少,反而可以不需要因為趕場而囫圇吞棗的吸收,可以慢慢聽、好好消化吸收整個ADFEST想要傳遞給與會者的內容」。

  與其他大型國際廣告節相比,陳琦琦認為,亞太廣告節策展內容多了一些工藝和執行面的分享,更適合創意人員參加。她進一步說:「策展內容除了包括分享行銷趨勢外,更多以創意發想執行為主發點的主題分享,像是『在VR中如何說故事』,或以剪接師角度來談剪接的敘事和重要性,也會透過作品解析來討論製作執行背後的挑戰與解決方式。」

  亞太廣告節的獨特之處,也許來自其創辦之緣起。陳琦琦解釋,亞太廣告節兩位創辦人在20年前就從參加坎城廣告節(坎城國際創意節前身)的經驗中,深深感受遠赴歐洲參與國際廣告節活動費用高所造成的高門檻,但又想要把這樣國際化、多元文化交流的創意氛圍帶回亞洲,於是決定選擇Pattaya Beach來比照Cannes Beach,固定舉辦屬於亞洲的坎城廣告節,也在成立之初便強調文化融合與多元性(diversity),從Lotus Root獎項設計上,也顯示出ADFEST主辦單位非常尊重各國文化的多元性與跨國交流。


從廣告獎項看亞洲多元文化

  亞洲是全世界涵納最多元文化的地區,ADFEST的參賽作品與獎項評審,也完全展露了這些多元性。陳琦琦認為日本廣告的設計力非常強大、泰國廣告以幽默聞名、澳洲廣告的作品規模龐大、完整性高,台灣廣告作品在創造品牌內容與影片敘事技巧表現優異,各國都因其文化特色不同,明顯感受到廣告作品多元性與豐富性,收穫良多。

  以得到設計類全場大獎(Design Lotus / Grande)的「Unusual Football Field」為例,泰國當地因街道規劃不善而空出許多荒廢的畸零地,隨之而來的是青少年犯罪與環境衛生等問題。泰國房地產公司「AP」便與數位公司「CJ WORK」合作,把這些崎嶇凌亂的角落,改建為供當地人活動的公共足球場。不但解決原來的問題,更透過泰國人喜愛踢足球的運動文化,帶動社區活動發展。陳琦琦一再強調:「這個案例因應泰國社會現況,不只透過了美妙的創意來執行,也能真正幫助解決泰國當地的問題。這樣的創意,因為巧妙符合泰國當地的需求,如果是拉到其他國家社會,可能就不適用,也因這個原因,會讓這個作品的創意顯得更特別,也特別動人。」評審組成上,ADFEST也強調多元文化觀點,陳琦琦解釋:「評審團成員來自亞洲各國都有,除了文化交流外,各國創意作品的在地實際執行狀況與成效,在每位評審對於各國文化背景與社會現況認知不足的情況下,該國評審的意見和看法對其他評審來說,就顯得很重要。」除了得仰賴來自各國不同文化背景評審的意見外,主辦單位也會盡全力透過跨國支援,進行作品在地執行成效的盡職調查,來確認該廣告創意是否真正被執行並真正解決問題。




觀摩各國文化差異 磨練換位思考

  陳琦琦提到印象最深刻的幾個案子。獲得Lotus Root全場大獎的作品,菲律賓「Campaign Against The Return Of  The Marcoses To Malacanang」透過當時受難長者的現身說法與千禧世代對談的影片,長者的真實經歷與年輕世代的真實情緒,透過網路媒體渲染傳播給其他年輕世代,進而成功影響選舉結果。獲得多項大獎的日本Panasonic「LIFE IS ELECTRIC」,透過許多帶有濃厚日本文化色彩的包裝創意,將摸不到的電力轉化為生活中具體活動,再結合精美的商品設計,贏取日本國人的共鳴。另一個獲得多項大獎的澳洲墨爾本大學「Made possible by Melbourne」,將一整個城市街區轉化為戶外大型博物館,結合學校策展內容、公車內外廣告、戶外廣告、城市觀光資源與網路數位媒體,這樣大規模結合政府不同單位、民間與學界資源的案例,激勵在台灣總是苦於整合各方資源的我們,可以更努力的創造可能性。




本文同步刊載於《廣告雜誌》2017年5月號307期:
單元:特別報導:2017亞太廣告節 全方位解析


--
歡迎分享文章連結,並請註明出處-
Adm廣告雜誌|Digital x Creative:
http://adaround.blogspot.tw/
更多數位創意消息,歡迎加入廣告Adm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dm2391516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