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7

國際廣告獎項全面洞剖析:跨越國境與媒介的普世價值

靈智董事總經理暨首席創意官陳宣宇。

文/黃珮蓁 圖/滾石文化提供

  靈智廣告以微電影《Alice's Wedding》席捲各大國際廣告節的獎項,包括2017亞太廣告節(ADFEST)的影音技術類銀獎等。靈智廣告董事總經理暨首席創意官陳宣宇,不但是國際廣告獎項常勝軍,也有多次擔任廣告獎評審的經歷。這些豐富經驗累積在陳宣宇身上,形成他對廣告獎項獨到的觀察,也成為自身在創作上的滋養。


廣告獎項競爭激烈 憑藉說故事和運氣

  在媒體平台百花齊放的環境裡,廣告獎也朝細緻與多元發展。廣告獎項通常是仔細的分門別類,例如娛樂、成效和行動等,參賽作品也因此能適當的被安放在不同類型裡。陳宣宇說:「作品若能突破市場性與客戶的侷限,創意也突出到足以獲得評審青睞,無庸置疑,就能得到很大的光芒」。而在眾多出色的競爭者裡,該怎麼做才能脫穎而出?陳宣宇強調,他與許多國際評審一致認為:「拼的還是說故事的功力」。由於參賽作品必須以案例影片(case film)的形式呈現,不論團隊在製作期間耗費多少心力、採用了何種精密技術來執行,都必須濃縮在兩分鐘的影片中,因此,把過程與結果訴說成漂亮的故事更為重要。但陳宣宇也坦然表示,廣告作品要得獎,其實是可遇不可求,更需要幾分運氣,因為評審鑑賞的主觀性通常難以避免。


從過去到現在 自獎項殿堂走入民間

  媒體技術不斷演變,不但有助廣告形式的多樣發展,多少也反映在廣告獎項的趨勢上。陳宣宇認為,在過去的傳統媒體上,有些絕佳創意得了獎卻無法廣為人知,淪為曲高和寡的殿堂之作。對於陳宣宇來說,「以前傳統媒體的曝光可以買,但從當今數位時代來看,好的作品必須得到平台上的認同,要讓三百萬人看到,不用花這麼多錢,但靠的是魅力」。

  陳宣宇所說的魅力,是指數位潮流不僅讓創意手法更多樣,社群媒體也極大化了廣告的傳散廣度。陳宣宇重申廣告Campaign效益與擴散的重要性,「現在許多得獎作品在網路上也不斷被轉發,走進Social就是走入民間,這是實際被執行的廣告,而非鍍金鍍銀的創意」。

  然而,入圍及得獎固然是對作品的肯定,但陳宣宇也不盲目追求所謂的得獎趨勢,對自家團隊的期待堅守一致:「幫品牌創造好的內容,製作具有擴散性的作品,這才是現在的經典」。


國際在地疆界模糊 作品內涵更多元

  當來自各國的評審齊聚一堂、各具特色的廣告作品一字排開,文化差異是否會影響廣告獎項的評斷?在陳宣宇的看法裡,只要故事說得漂亮,感動人的力道不會因臉孔外貌或內心思維而有差異,傑出的廣告作品是放諸四海而皆準。

  高速流動的數位傳播環境,加快了文化風格的國際融合,即便如此,全球化與在地特色的結合仍是重要的。陳宣宇提出「Glocal」的概念,進一步運用在廣告作品與獎項評審上:Global加上Local,意指作品有地方文化,但詮釋方式是國際化的。他說:「保有區域特色是必要的。在說故事與翻譯時,把這些特色轉化為普世價值,讓作品變得更多元,來自不同的地方的觀眾都能抓住其中的語言和情感」。


廣告獎的未來新觀點

  從過去至今,國際間陸續設立許多年度廣告獎,也不斷為廣告產業帶來刺激與超越。陳宣宇不諱言的直說:「有人曾質疑廣告獎是圈內自high,但辦獎本身就是一個business。產業有競爭就有表揚,卻可以讓這個產業一直有新的東西出來,做創意就是要尋求新的突破,這些獎項的設立也讓我們有追尋標的可以參考」。

  陳宣宇話鋒一轉,若廣告獎只是代理商間的頌揚仍然不夠,他更期待的是客戶端的參與,「我很喜歡One Show的一點是,他們會製作兩個獎盃,其中一個上頭寫著:感謝讓偉大創意成真的偉大客戶」。

  以One Show廣告獎為例,陳宣宇透露,過去客戶大多不重視廣告獎,甚至懷疑「得獎能不能讓產品賣比較好?」但現在只要透過網路就能直接觀察公眾聲量,讓得獎與獲利不須扣連上必然因果,轉而重視大眾對品牌的好感。對於客戶一同投入廣告獎,陳宣宇抱持正面的態度,因為出眾的idea得以具體呈現,代理商與客戶是孤掌難鳴的命運共同體。


本文同步刊載於《廣告雜誌》2017年5月號307期:
單元:特別報導:國際廣告獎項全面洞剖析:跨越國境與媒介的普世價值


--
歡迎分享文章連結,並請註明出處-
Adm廣告雜誌|Digital x Creative:
http://adaround.blogspot.tw/
更多數位創意消息,歡迎加入廣告Adm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dm2391516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