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5

觀點:電影全面電商化?

 
文/林彥良

  你可能不意外,因為疫情的關係,好萊塢片商將原本將在戲院發行的電影,紛紛上架到線上平台,我們看到迪士尼把年度大片《花木蘭》搬到 Disney+,也看到本來被寄予「救戲院」厚望的《天能》在全球實體票房收入上的斬獲有限,導致後續許多電影公司為了續命,開始不得不把手上的壓箱寶慢慢地釋出,先是環球影業宣佈旗下電影都會同步在串流平台上映,再來是《神力女超人》續集,也選擇在台灣以外的市場上架到 HBO Max 的平台,其發行片商華納兄弟,更是進而宣佈未來一年的電影全數都在 HBO Max 播映,這當然直接衝擊了戲院的生態,許多像是 AMC 在內的連鎖戲院與各大片商的關係急劇惡化,甚至到了決定封殺特定片商的地步!究竟大螢幕電影大遷徙到大家的住家電視、電腦,甚至平板、手機上的現象,對電影業的發展是好是壞?

  眾所皆知 Netflix 是這類串流影音平台的始祖之一,早在新冠疫情興起前就運用雲端技術將各大電影的線上播映版權買下,開始席捲市場,迫使業界大佬們思考,難道傳統進戲院觀賞電影的生態要從此改變了嗎?爾後像是 Hulu、Amazon Prime Video、Disney+、HBO Max 等紛紛出頭,搶攻這塊大餅市場,更是讓串流平台的走勢不斷上揚,對觀眾來說,似乎選擇變得更多了,不止是看電影可以在這些平台上面任選,而且是用實惠的月費模式取代相對昂貴的電影票價,甚至電視劇集、世界各地的優秀製作也都能用同一筆月費就得到滿足,平台商以規模經濟的模式,直接威脅戲院的生存,觀眾選擇變多元當然是個福音,像是 Netflix、Amazon Prime Video 也在近年延攬眾多精良的製作劇組,不只是好萊塢一線製作團隊、連過去給人高不可攀形象的大明星們也一窩蜂地向觀眾的小螢幕靠攏,這些藝術從業人員的荷包算是無虞了,看似平台、觀眾、內容製作者三方的勝利,卻有著不可忽視的隱憂⋯

  回想媒體的發展史,過去由報紙、電視引領的風潮,接著被新興的電子媒體、入口網站給漸漸鯨吞了廣告市場,真的是因為觀眾的口味變了,所以後者成為後來的贏家嗎?還是因為新媒體不像傳統媒體需要大量的記者與實事求是的新聞製作團隊,藉由網路可無窮無盡不斷擴張的流量特性,為求最大化觀眾眼球來獲得廣告收益,而開始用引誘式標題、聳動地頭條把觀眾的口味給往下帶呢?我個人覺得是後者比較多!回到影音串流平台的話題,目前態勢看似因為觀眾的選擇變多,所以各大平台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大力推動優質內容,實則是有可能我們的觀影品味都被平台給帶窄了!因為各大平台掌握著每個觀眾的觀影數據,在追求極大化效益的前提,不意外地會用大數據來推薦觀眾他或她適合看的內容,就像電子商務與數位廣告的發展一樣,當你曾經看過浪漫愛情喜劇,你的帳號背後就被貼標了,只怕未來你瀏覽的內容越來越單一,似乎到最後只剩幾種特定的片型可看了!當然不是說你不能只愛特定的類型,或許根據各大平台的數據顯示,很多觀眾就是相對比較不愛看某些片型、某些演員,反應出來的事實就是這類的電影會變得比較少產出,當這樣的電影產量變少,這些少數觀眾鍾愛的選擇在平台上就會慢慢消失,最怕的是觀眾習慣了從「選單目錄」裡定義好的類型去挑選,沒有自覺到一些獨特、少眾的電影類型已經不再是選項。

  另外一個值得探究的現象是電影過去給人一種沉浸式的體驗,在黑暗的環境裡面,你的目光是專注在大銀幕上主角們的表演,他們的一顰一笑像是在對你說、為你演,那種不自覺的情感投射遠比家裡的電視螢幕或是手機的小框框裡看到的還要強烈,所以你會覺得某些大明星特別有魅力、特別有神秘地距離感,在串流影音平台普及化的現代將漸漸被淡化,這對娛樂文化事實上還是種不小的衝擊,意味著未來電影明星可能不再有著絕對的號召力了,因為電視、手機上隨時看得到!再者是電影的製作空間,我們雖然不斷聽到各大平台砸重金買劇本、請導演、找大明星出演,但當觀眾有著海量的片單可選、幾秒鐘的時間沒吸引人繼續看下去動力就可換片的情況下,已經不像是以前花錢買了票、進了場,就算前面電影步調沉悶,好歹也會盡量坐在戲院裡看它後面的發展,但從數據主導一切決定的平台世界裡,很多劇組恐怕失敗一次就很難再有第二次機會了!這將使得電影變得像媒體廣告的發展一樣,崇尚速食文化,所有的情節發展必須快、狠、準,恐不再有好好鋪陳的空間。

  最後是電影從大銀幕變成小螢幕這種「物理限制」,也將會影響製作的水平,因為看到的細節程度與燈光的講究是一定不同的,前者因為所有事物在鏡頭裡透過大銀幕投射出來都會被放大,不得不追求細緻,後者則是可能螢幕尺寸變小而讓片商選擇減少大場面的篇幅、降低精緻服裝製作的預算,因為反正觀眾看不出來,這樣「打折式」的製作水準,會不會也越來越不稀奇了呢?最後觀眾習慣了這樣的標準,平台商或是發行商,是不是就更沒有理由或動力去提高成本為偉大的創意而服務了呢?

  這篇觀點其實不是為了唱衰電影的發展,而是從一個影迷的角度發出深沉的擔憂,未來進戲院看電影的市場還是會存在,我們之中還是有不少人是願意多掏腰包去電影院享受極致的觀影體驗,就憑這點這個市場在數十年後都不會消失,只希望創意不死,觀眾永遠是贏家!


本文同步刊載於《廣告雜誌》2021年1+2月號348期:
專欄:觀點:電影全面電商化?


--
歡迎分享文章連結,並請註明出處-
Adm廣告雜誌|Digital x Creative:
http://adaround.blogspot.tw/
更多數位創意消息,歡迎追蹤廣告Adm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dm2391516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