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6

人性洞察叫不動的消費者,你需要的是行為洞察!

 

文/台灣奧美策略總監宋伊婕 Isa Sung


  廣告代理商策略工作,總被投射「魔法師」特質:不管什麼商品,交付過來就能化腐朽為神奇。 大多數時間我們也以此為己任,在資料海中翻找亮點,挖出需求、切出說服。 有時候我難免會想「要是我能改變商品就好了」,但通常都停在空想創意,因為實在苦無方法提出優化商品的專業策劃。

 

  吸引我加入奧美其一原因,是我的偶像(之一):英國奧美副董事長Rory Sutherland近年來專注研究行為科學 (Behaviour Science ,他都簡稱BS),將運行在心理學界的行為科學,帶到行銷中。自從「魔法師」加掛了這項技能,改變商品的願望,在向客戶引薦這門科學後實現,比過往更早進入行銷,得以參與商品設計與優化。

 

人類行為隱藏的按鈕:COM-B


  創造「行為」向來是行銷中最難達成的目標。行為的事,就該用行為科學來思考,而不是說服的技術。 行為科學模組「COM-B」來自心理學家Michie, S., van Stralen, M.M. & West, R The Behavior Changing WheelCOM-B是:


C/Capability完成行為的能力

    生理能力(Physical Capability

    心理能力(Psychological Capability

 

O/Opportunity外在環境對應的設施、條件,堆砌出的機會

    環境機會(Physical Opportunity

    社交機會(Social Opportunity

 

M/Motivation在動作前內心運作的過程,形成的動機

    反射性動機(Reflective Motivation

    自動化動機(Automatic Motivation

 

  當一個行為無法被落實,能力、機會、動機中的一個、或多個變數就是阻因。 找到阻因便著手優化商品、機制與體驗設計,也可輔以傳播,讓消費者依循你的「設計」,完成行銷最難促動的動作!

 

說了一套,怎麼做這一套?


  定義生意題目當然是必須,同時也要定義使用者要「完成的動作」。研究階段用各種方法,像是訪談、家訪、貼身觀察等,找到在COM-B中的阻礙。 接下以實際案例與台灣的試行,來看COM-B的使用與成果。


London Recycle:做回收,很難嗎?


  ReLondon一直想增加倫敦人在家做回收的比率,發現觀念不是問題,但很奇怪倫敦人常只在辦公室做回收。用COM-B設計貼身觀察,歸納阻因一是物理機會,大多數倫敦人家裡小,只夠在廚房放一個垃圾桶,回收物很難被收集攜帶,常常懶得「多拿回收物」去回收,後來乾脆不回收,久了變成自動化動機,每次都有各種理由「下次再拿去」!
 

  增加一個回收專用桶,就能促成「回收」行為。於是ReLondon推出「One Bin is Rubbish(只用一個垃圾桶是無稽之談)」,激發市民多放一個回收專用桶。也從「無稽之談」破除自動化動機,激勵市民當個「有用」的市民,因此成功讓回收變方便,融入倒垃圾流程。最後回收比率從43增加到61,倫敦市內整整多了14萬個家內「回收專用桶」。

 

Nestea Litro:不健康的飲料,只能變健康來迎合消費者嗎?


  Nestea沖泡粉在菲律賓因健康意識抬頭,銷售量下滑。 那變健康,總可以了吧?加入維他命C 的產品銷售沒起色,因為有健康意識的人覺得那就是含糖飲料啊!
 

  再好的創意可能都很難說服消費者轉念。 使用COM-B探訪發現,說服有健康意識的人轉用衝銷量,可能是個錯誤假設。 探訪愛用者時發現,他們都直接泡整壺放冰箱,要喝就有,粉的用量超多。Eureka! 刺激輕度用者複製愛用者的大用量行為,就能增加銷量!Nestea Litro沖泡冷水壺誕生了! 隨商品附贈,給消費者「泡整罐」的物理能力,傳播上用「準備好明天的Nestea」助攻,成功衝刺業績。

 

實驗中的在地案例:美食要外送,生鮮先不用?


  接觸生鮮美食外送客戶時,發現台灣消費者雖然頻繁使用美食外送,卻未擁抱生鮮外送服務,嘗試在台灣市場應用一下COM-B,找出不用生鮮外送的阻因。
 

  原來介面上「生鮮」按鈕很隱形,幾乎看不見,造成心理能力的不足。 而與美食外送市場起步時雷同,台灣便利的都會生活圈,平均走路七分鐘有超市,使用者直覺反射:「生鮮不需要外送」。 與客戶提案後,對焦開始著手進行第一個實作的COM-B優化與傳播中。

 

COM-B是品牌與代理商合作的新型態


  COM-B讓雙方合作更全面地從人的行為:生活習慣、直覺、自然反應出發,不只在訊息的競技場與消費者既有觀念做搏鬥,而是走在行銷傳播前,跨足傳播外,各式設計的探索與解題,更能精準回應品牌課題。COM-B降臨,彷彿看見為身處被戲稱「夕陽產業」的我們帶來一道光,讓我這中年危機廣告從業者的心臟,再次因為有了新知識、新嘗試而澎湃跳動。 以後不只是指著電視上的廣告說:「媽~那我做的」,還能看著上架的商品說:「這我有參與。」升級這項新技能,無疑能為行銷策略與各式設計工作,超前部署了創意的可能。




【作者簡歷: 宋伊婕 Isa Sung 】

台灣奧美策略總監

 
  做過公關與廣告account、數位與互動裝置企劃創意、知識內容與空間經營,現在做策略,冥冥之中落實每個行業只選一家公司。 身為一個算落地的外星人,信奉要做的事,都要好玩才行。





--

歡迎分享文章連結,並請註明出處-
Adm廣告雜誌|Digital x Creative:
更多數位創意消息,歡迎追蹤廣告Adm粉絲專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