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4

如何運用數位工具作品牌溝通?


文/IUX 達寬數位行銷總經理暨異言堂廣告副總經理 黃彥傑 Maurice Huang 圖/異言堂提供


影片是最好的品牌宣傳工具嗎?

  你的代理商每次提數位創意時,總是提長影片(甚至微電影),不然就是心理測驗網站來溝通 Core Idea 嗎?究竟是因為這樣溝通最有效,還是大家都被制式化了?也許你的代理商會告訴你消費者平均每天花 1 個小時在線上觀看影音,所以影片還是最好的溝通素材,但他沒告訴你的是, 影音跟影音廣告是不一樣的,消費者會看影劇、YouTuber 的娛樂節目、趣味短片、療癒寵物抖音等等線上非廣告內容,但對於廣告可能只有不到 5 秒鐘的耐性。


片長短於 30 秒的影片能獲得較好的觀看率

  單就影片本質來說,雖然是最快可以形塑品牌形象樣貌的素材,也能清楚勾勒一個創意概念,但是在破碎化的資訊時代,消費者只有零碎的時間看廣告, 通常超過3 分鐘的影片,能被看完的比例少之又少。Locowise 曾經從 1,000 個粉絲專頁中分析 5,800 支影片(累計 1.82 億 views),發現影片平均片長 55.3 秒卻只有 1/3 的觀看時間(平均 18.2 秒),而這些觀看數有高達 8 成來自 Autoplay, 意味著消費者並無興趣點擊讓它播放出聲音來。同時研究也顯示片長短於 30 秒的影片,獲得的觀看時間較長,也有較高的比例會被點擊播放出聲音來。而這些數據都還包含非廣告形式影片,若純就廣告影片來看數據將會更低,這也是為什麼 Google 鼓勵更短秒數的廣告形式。


將品牌 DNA 拆解成各種形式的 1 秒鐘素材包圍消費者

  如果消費者沒有耐心看長長的廣告影片,那品牌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溝通精確的形象?在面對這個問題時,必須先拋開傳統 IMC 思維並用非線性的方式去思考品牌戰線,透過消費者決策路徑的分析,找到可以使力的媒介去形塑消費者腦海中的品牌印象,更重要的是拆解品牌 DNA,變成網路上各種可被消費者迅速吸收的素材,而且最好以非廣告形式融入消費者生活,當消費者生活被這些片段內容包圍,長期下來就會在他們腦海中自動組構出一個品牌樣貌。這裡指稱的片段內容除了基本的 Banner 與影片,其實還有許多模式可被運用:

● SEO 與 Inbound Marketing:思考需要哪些關鍵字與品牌產生關連,讓消費者在搜尋所需的生活資訊時,看到相關評論是你希望他們認知到的品牌樣貌,並與進入官網後的感受一致。

● 貼文與限時動態廣告:當消費者快速滑動手機時,設計 1 秒鐘的內容(不管靜態或動態)讓消費者快速認識你,透過次數的累積,形成對品牌的印象。

● 口碑與 KOL操作:更多時候,消費者認識一個品牌是來自於討論區對品牌與商品的評價,在這邊Core Idea 是無用的,怎麼操作話術與移轉討論角度才是重點。

● Line 與 CRM:將社群連結 CRM,創造新的互動機制與良好的互動經驗,讓頭號粉絲變成品牌大使,產生口碑的正向迴圈。

  操作品牌溝通,不應該預設素材形式,更應該從品牌問題去思考,透過消費者的行為解構以及思考當下媒體接觸的情境,讓品牌價值分子化並滲透在消費者的生活中,讓其主動與品牌互動並在腦中自然組構出理想的品牌樣貌,這才是在面對雲端世代的品牌解法。


本文同步刊載於《廣告雜誌》2020年8月號343期:
報導:如何運用數位工具作品牌溝通?


--
歡迎分享文章連結,並請註明出處-
Adm廣告雜誌|Digital x Creative:
http://adaround.blogspot.tw/
更多數位創意消息,歡迎加入廣告Adm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dm2391516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