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3

網路蔓延 以科技反擊

戰國策創辦人兼董事長吳春城。

文/詹致中 圖/戰國策傳播集團提供

  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一個名詞開始在全世界發酵,這個關鍵字是「假新聞(Fake News)」。2017 年甚至被英國「柯林斯字典」(Collins Dictionary)選為年度代表詞。無獨有偶,近期台灣適逢選舉宣傳期,假新聞討論層出不窮。以政治公關起家戰國策創辦人兼董事長吳春城表示,自古以來「以假亂真」就是讓人頭疼的現象,假新聞更是如此,舉凡不肖人士利用假新聞操作股價、引導社會議題,甚至美國總統大選時,更傳出有人用假新聞操作選情,例如劍橋分析利用臉書個資數據操弄輿論,或是馬其頓共和國韋萊斯鎮,竟成為假新聞生產重鎮。

  為什麼要嚴肅面對假新聞?因為人透過收集資訊,做出日常到工作的大小決策,小至晚餐吃哪家餐廳,大至總統選舉、國家決策,倘若過程出現不實資訊,輕則破財消災,重則國破家亡。若現代人浸淫假新聞環境中,生活會呈現混亂狀況。有志之士企圖解決此危機,像維基百科創始人 Jimmy Wales 宣布創辦新聞網站「Wikitribune」,希望產製有事實驗證的全球新聞報導,抑制假新聞延燒。


假新聞難溯源且傳播加速

  假新聞有 2 種類型:變造真實的資訊與報導不真實的資訊。吳春城解釋,前者如剪接畫面、錄音,或刻意掩蓋某些角度的報導,在解嚴後,新聞自律規範的台灣,這類假新聞不常見;後者在社群網路興起後大幅出現,一般人難以快速分辨真偽,被媒體採納為報導素材,因此一不留心採用就有可能成為假新聞。從歷史脈絡觀察,假新聞遠古時代即存在,但無網路做大規模且失控般擴散。今日透過社群轉發、散播,星火燎原的速度快過以往,而且難以撲滅。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人員 Deb Roy、Sinan Aral 和 Soroush Vosoughi 發現,假新聞相較真實報導擴散速度高達 6 倍。

  假新聞是有心人士助長,而媒體不慎採用所致。由於網路的匿名性、分享性、無國界等特性,溯源如天方夜譚,管制更觸及言論自由底線。「通常假新聞有一些特徵:標題聳動、內容顛覆想像、畫面讓人震撼。」吳春城觀察,這 3個特徵也是成為快速散佈的誘因,剛好呼應這幾年媒體最愛報導「一窩蜂」現象。吳春城表示從理想角度,民眾要學會辨識能力,但最具效率方式是回歸媒體自律把關,降低「假資訊」變「假新聞」。


面對假新聞的公關策略

  當組織或個人面對假新聞,吳春城點出有 4 項公關策略依循:一、釐清內部事實真相;二、確認外部訊息來源,可能擴散與影響的路徑;三、建立內外部溝通內容與確定溝通路徑;四、輿情收集與分析,作為後續因應基礎。

  政治公關領域,慣常面對民主選舉假新聞、假資訊滿天飛情境。吳春城認為判斷關鍵,來自發佈源頭是否惡意,「但在選舉或政治議題中,實在很難說針對候選人或政治議題的假新聞、假資訊並非出於惡意。」雖有法律加以規範,但通常對於防堵損害的擴大緩不濟急。吳春城從多年實務經驗提取出「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應對之道。另外,在大數據輿情分析能力、全方位溝通整合能力外,尚需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銳度、網路族群分析研究能力。

  目前以科技角度反擊假新聞,台灣尚未有具體成熟工具。吳春城觀察「打臉」世代年輕網友(多半是 Ptt 重度使用者),開發出不少可進一步分析網友行為模組「網軍分析系統」,用於發文者行為、路徑、網路位置、發文內容做分析,「這樣的系統的確可以協助客戶了解整個訊息走向與脈絡,當了解路徑與走向,自然能協助客戶反制,或降低衝擊的策略建議。」吳春城進一步補充,公關產業的價值為「全方位溝通」,基礎在於釐清真假來源後擬定公關策略,並結合大數據分析能力。由於假資訊來源皆以網路為主,大數據輿情分析相關產業將更重要,具備釐清真假來源能力,是未來最具發展潛力方向。


後真相更勝真相的人性盲點!

  網路社群層出不窮的假新聞、假資訊,最終也把人們引導至同溫層、回聲室(Echo chamber),讓大眾陷入自身偏見漩渦中,選擇性接收自己認同的觀點,讓知識的辯論和判斷逐漸消解。假新聞引發社會負面現象已擴及全球,也讓2016 牛津辭典收錄「後真相(Post-Truth)」關鍵字,旨在於人們不再重視事件真實性!政治學領域也有所謂「後真相政治」,雄辯勝於事實。

  吳春城引述 100 多年前後現代與存在主義哲學家尼采的話:「沒有事實,只有解釋。」至今看來更貼切。發生過的事情雖然客觀存在,但主觀角度不同,仍會詮釋出不同結論,透過時間推移,詮釋角度就更多元。

  若進一步探討人性本質,大眾並非「不再」重視真相,而是根本沒在乎真相過!吳春城認為,亙古至今最吸引人的往往是話題性、故事性,而這也是公關產業一直以來最拿手的好戲!但如何基於善意,又能貼近真實,並增添話題性與故事性,是公關產業不斷追求的目標,也讓公關成為行銷市場中,最被需要的角色之一。


本文同步刊載於《廣告雜誌》2018年10月號323期:
特別企劃:數位溝通危機的關鍵字


--
歡迎分享文章連結,並請註明出處-
Adm廣告雜誌|Digital x Creative:
http://adaround.blogspot.tw/
更多數位創意消息,歡迎加入廣告Adm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dm2391516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