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2

疫情新常態,啟動防護大未來!

(左起)Wunderman Thompson 台灣區首席創意長常一飛、
董事總經理鄧博文、管理合夥人張玫、科技長張詒銘。

文/詹致中 圖/Wunderman Thompson 提供 攝/洪薇雯

  每年業界引頸期盼趨勢發表中,偉門智威的「The Future 100」一定位列其中。今年因新冠疫情發表會停辦,《廣告雜誌》特別邀請偉門智威台灣區董事總經理鄧博文、管理合夥人張玫、首席創意長常一飛、科技長張詒銘,暢談對報告的觀察與洞見。


療癒不夠,還要主動防護!

  長期關注趨勢的張詒銘,去年梳理出的「療癒」,今年延伸此概念進化為「防護」。「去年見到許多場所放入綠色植物,因為環境改變與污染加劇,人類開始需要防護。」拉斯維加斯的 CES 大展,廠商推出鑰匙圈形狀的攜帶水質檢測器,張詒銘幽默表示就像古代銀針,能立即檢測飲用水的水質及安全;或是推出 UVC LED 殺菌自動淨水壺,消除水中 99.9999%細菌和病毒。

  消費概念因為永續議題也產生轉化,像信用卡「碳排放信用額度」以計算碳足跡,取代鼓勵人們消費的模式。鄧博文提到瑞典金融科技公司發的信用卡,當超過碳排量上限,就會阻斷支付行為。若認購開發中國家氣候友善計畫,就能調升額度。

  偉門智威的研究工具 SONARTM 顯示,92%消費者想要以更環保方式生活,79%意識自己對地球造成衝擊。常一飛解釋:「永續已是全球思維,因為大家都在同一條船上!」即便要付諸真正行動仍是挑戰,但想像每筆交易會影響個人碳足跡分數的世界,是改變地球的起點。


DNA 釋放客製化無窮想像力

  個人資訊不只是數位足跡,更私密資料是生物數據,例如生理數值或 DNA。目前產業發展與應用方興未艾,針對個人防護與體驗展開無窮的想像力。鄧博文對趨勢報告中提到的英國「分子美容會館」印象深刻,從客人唾液樣本取得 DNA 及生活習慣評估分析,為肌膚打造一套獨特且個人化的美容護理療程,還客製化專屬面霜。更極致是用消費者 DNA,客製化專屬營養需求的料理,目前倫敦連鎖壽司餐廳,或東京 3D 列印壽司都已經成功市場化。

  「更有趣的是用 DNA 追溯祖先起源,規劃尋根體驗之旅。」鄧博文解釋,Airbnb 就跟基因檢測公司聯手合作,根據 DNA 可能發現祖先來自墨西哥,幫你安排一場,去墨西哥市探訪天然染料工坊的文化之旅。


熟齡商機口袋更深

  品牌向來喜歡年輕化,因為新世代銜接著未來市場。但張玫發現今年「The Future 100」趨勢點出不少熟齡商機。聯合國表示 2025 年前,更年期女人將佔全球人口 12%。北美更年期協會數據也顯示,2025 年全球將有10 億以上的女性經歷更年期。「THE FUTURE 100」也直接在「科技&創新」和「美容」類別點出「更年期科技」、「更年期美容」趨勢。

  張玫觀察談女性更年期不再汙名化,而是非常健康的話題。當耳順之年的女人一樣能愛漂亮,是否企業的產品開發有追上需求?根據偉門智威調查,53 到 72 歲英國女性,有 68%使用美容產品讓自己維持最佳狀態,而非看起更年輕。

2020 THE FUTURE 100


最重視永續與平權的新世代崛起

  每年 Z 世代動向都是「THE FUTURE 100」不能錯過主題。今年特別拉出「亞洲 Z 世代」項目,調查 4,500 位青少年,涵蓋亞洲 9 個國家,也包括台灣。張玫認為 Z 世代成熟度令人訝異,更在乎永續、環保、健康。「他們抽菸、喝酒的比例比其他世代低很多。」

  調查中也發現,種族差異沒以往重要。10 人中高達 7 位願意與不同種族人約會。鄧博文坦言:「像我這代人容易活在家庭、社會的傳統框架,但 Z 世代是數位原生族群,成長在相對無框的世界。」這群 13 到 22 歲的年輕人,更容易挑戰傳統,思維更快、眼界更廣,但專注力較低,張詒銘補充一則研究,千禧世代注意力平均 12 秒鐘,Z 世代更降到 8 秒,也因此美國 Quibi 短影音平台,將其內容設定 7 到 10 分鐘,在於回應新世代特色。

  熟稔數位工具,賦予 Z 世代強而有力聲音,造就出一群「新一代超級創意人才」。常一飛觀察身邊 Z 世代或創意部年輕同仁,更相信親自體驗勝過知識傳承,對於品牌忠誠度也比較低,因此企業溝通上,更要聚焦品牌信念價值觀,如何為他們發聲,跟他們站在一起。常一飛點出,品牌不能只單純訴說自家產品多好用,「而要塑造出我有多好玩,我有多能夠配合你,像客製化就是好方法,而 THE FUTURE 100 就提到非常多應用案例。」

  鄧博文分析 Z 世代重視氣候變遷、環境汙染、性別平權等各種多元議題,會質疑現在規範,不受常規束縛,而且願意主動起身爭取。「那是對整個價值觀的解放,對於 Z 世代的溝通方式,要特別注意三項關鍵,品牌的價值信念、娛樂性和有用性。」鄧博文進一步說明,首先品牌的價值信念,要符合新世代的框架;其次,因為網路任其遨遊,新奇古怪事務隨處可得,品牌要夠創意、夠娛樂;最後,品牌是否能融入他們的生活,讓他們容易運用。


從跨性別到非二元性別

  LGBTQ 同樣也是新一代熟悉的語彙。這現象也反饋到今天的娛樂產業。像超人定義被改寫,「新一代超級英雄」可以是《超女》(Supergirl),也可以是同志女蝙蝠俠。媒體監察機構「同性戀者反詆毀聯盟」2019 年底統計,LGBTQ 角色當中,有 10.2%重返銀幕、比前一年 8.8 % 更高。另外,《金錢戰爭》、《漢娜的遺言》等火熱美劇,皆由非二元性別的演員擔綱重任。或是《乖乖女》、《莎賓娜的顫慄冒險》、《實習醫生》皆有跨性別演員出演跨性別男性角色。

  常一飛分析,非二元性別不再是發酵階段,而是正在綻放,全世界都在加速催化,「像台灣就率先成為亞洲第一個通過同婚的國家。」

  因為跨性別族群攀升,張玫點出「女性」可能是未來要避免的詞彙,例如其中一個趨勢「無性別生理期」就提到,女性護理、女性衛生等用詞,在走向性別包容的未來社會,將會被「經期產品」的名稱取代。像有護墊公司為跨性別男消費者設計四角生理褲,或是打出「男性經期」廣告。原本針對女孩和女人行銷的生理用品,現在也重新思考目標受眾。


本文同步刊載於《廣告雜誌》2020年6月號341期:
報導:疫情新常態,啟動防護大未來!


--
歡迎分享文章連結,並請註明出處-
Adm廣告雜誌|Digital x Creative:
http://adaround.blogspot.tw/
更多數位創意消息,歡迎加入廣告Adm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dm2391516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