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6

一個人不睡叫熬夜 整個城市一起不睡叫「白晝之夜」!

臺北市文化局局長鍾永豐。

文/林佳賢 圖/白晝之夜官方網站

2017年10月7日晚上微雨,國立台灣大學椰林大道上滿滿人群,台北市長柯文哲、法國在台協會主任紀博偉與一排貴賓站在舞台上豎起了大拇指,一句「台北白晝之夜,大家都不要睡!」,以「一個人熬夜,不如大家一起白晝之夜」為主題,第二屆台北白晝之夜光雕啟動儀式之後歡樂展開。法國巴黎在2002年創辦了「Nuit Blanche One Night白晝之夜」,於10月第一個週六的跨夜城市藝術祭,迄今吸引全球120個以上的都市加入,而臺北市是亞洲繼日本京都之後參與此一全球文化盛宴的城市。


一夜限定的全球城市藝術展演

  「第一屆我是旁觀者,第二屆是主辦者。」臺北市文化局局長鍾永豐說起活動的脈絡,法國在台協會主任紀博偉對台北有一定程度的理解,積極主動建構台法文化外交關係,而當時臺北市文化局長謝佩霓,也理解法國在當代藝術的重要性,透過互為主體的合作方式,極力促成了台灣與法國間重要的文化交流,是兩大重要推手。

  「台北白晝之夜一種特殊的氛圍,處於現實跟夢幻的交界,這是在台灣所有藝文活動當中都看不到的特色。更能抓住當代藝術家本質與去本質性的精華,有時又會讓我們非常地潛入靈魂深處。」鍾永豐以詩人本質的感性說「這是白晝之夜最迷人之處,也迷到我。」以「都市創新」及「公共空間設計」為兩大核心概念,為市民們提供親近藝術及城市的場域。展現「跨夜舉辦」、「免費參加」及「公民參與」3大特色,打破大眾娛樂與純藝術界線,橫跨劇場、馬戲、舞蹈、音樂、行為藝術、新媒體藝術等不同領域,讓跨文化、跨世代的多樣跨界美學交錯混融,展演出引起全球注目的一夜限定城市藝術,白晝之夜可說是城市行銷的絕佳應用活動。去年白晝之夜,在有限預算內,以開放心態,靈活協同品牌廠商聯手秀出在當代藝術中重要的「科技」元素,不但豐富了活動內容,也創造了多贏。

白晝之夜後,產生新的演觀互動型態,藝術節的嚴肅被融合出新的輕鬆。


一個人熬夜 不如大家一起白晝之夜

  白晝之夜源自於晝長夜短的北歐,用藝術展演來度過永晝永夜。當初法國巴黎白晝之夜舉辦初衷,是針對「夜晚」與「當代藝術」,想融合解決這扎在巴黎市民心中的兩根大刺,同時將概念明確化,三來等於開發了新城市藝術活動,之後逐年優化調整,成為展現城市文化創意及競爭力,文化觀光雙贏的活動。曾讓巴黎一夜之間暴增250萬人,在羅馬舉辦時,短短3天吸引500萬人參與。2016 年台北首次舉辦,就吸引了20萬人。因此思考第二屆場域時,看中台北市公館,串聯臺大、溫羅汀街區及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三大場域,台大不單代表台灣最高學府,在戰後的台北,當代人文思潮推動也佔有重要地位,展現公館城區在出版閱讀及學術,承載多元文化底蘊及自由獨立精神特色。

  「一個人熬夜,不如大家一起白晝之夜。」這句話很潮很品牌化,用意就在於召喚大家走上臺北城南的「時代精神軸線」,讓每一個人都在這晚成為藝術家。於是,在夢幻與現實交會之處,能夠看到超有趣的反差,非常莊嚴肅穆的場域,以及頑皮活潑的展演,試圖以當代藝術顛覆的反差,搓揉暖化生冷的議題及空間。例如大膽推動半夜12 點當代哲學論壇,結果幾乎滿座。而在舊三軍總醫院的場域舉辦的,非常生冷的另類閱讀與思考的議題,也幾乎滿座,且台上台下互動熱烈。另外,白晝之夜也再形塑了出演者與觀賞者之間的關係,像台北市的藝術節到基本上晚上8點結束,搬到白晝之夜後,產生新的演觀互動型態,藝術節的嚴肅被融合出新的輕鬆,也創造出台灣跟法國合作很奇妙的化學變化,是專屬於台北白晝之夜的特別氛圍。


台北巴黎雙城交流 打造台灣國際文化競爭力

  今年1月20日,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特邀巴黎白晝之夜辦公室主任艾曼紐‧狄德,與經辦各類展演活動之雷諾‧巴利耶,來台分享巴黎白晝之夜營運之道及夜間活動成功經驗。2017臺北白晝之夜創造的成效,相較於第一屆,無論在量化與非量化方面都有驚人成長,以獨立出版聯盟為例,台北白晝之夜就幫助了這些小獨立出版社多賣出好些書。成功融合城市公民與文化藝術,創造超過千萬媒體聲量,打響台北市國際知名度。就算撇去城市行銷效益不談,將台北白晝之夜品牌化,落實為固定重要文化活動,單就推動台北市當代藝術來說,就是文化百年樹人,打造台灣國際文化競爭力的開始。

白晝之夜成功融合城市公民與文化藝術,創造超過千萬媒體聲量,打響台北市國際知名度。


本文同步刊載於《廣告雜誌》2018年3月號316期:
特別企劃:一個人不睡叫熬夜 整個城市一起不睡叫「白晝之夜」!
     專訪臺北市文化局局長鍾永豐


--
歡迎分享文章連結,並請註明出處-
Adm廣告雜誌|Digital x Creative:
更多數位創意消息,歡迎加入廣告Adm粉絲專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