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5

我與Paul Arden的面試


本文作者為David龔/廣告導演、創意、策略顧問、教授

  Paul Arden是80年代倫敦上奇(Saatchi&Saatchi)的執行創意總監。我第一次與他會面是1983年9月,當時我到倫敦找工作,大學才畢業兩年。

  大學畢業後第一個工作是在洛杉磯,兩個月後被開除。我被聘為文案,工作兩個月間我一句文案都沒想,因為我的想法都是視覺的。後來到紐約找到一份工作,當一名廣告人的跑腿,他和我之間有一個共鳴,我們兩人都是被同一家公司開除過。幫他工作很輕鬆,完全沒學到什麼,天天過著退休的日子。一轉眼已經畢業兩年,毫無成就。

  我在1983 年初下定決心,要前往倫敦找我第一份真正的工作,如果沒機會,我就改行,回北加州的撞球場打工。直到今天這還是我最懷念的工作之一,天天看著撞球老千假裝不會打撞球,騙錢為生。當時我列出7 名廣告人為我的面試目標,Helmut Krone、Bill Bernbach、George Lois、Jerry Della Femina(第一個聘我、開除我的人)、John Hegarty、Paul Arden 和Alan Waldie。

  Paul Arden 是我在倫敦的第二個面試,我是透過老師朋友的推薦才見到他,當時我心中充滿了期待。他看起來像是一個嚴肅的人,完全沒有「藝術家」的味道。他很仔細的看了我的作品,多數都是粗糙的手稿,純粹在傳達想法,只有幾張是完稿。Arden 一邊看,會輕輕地自言自語Marvelous⋯⋯marvelous⋯⋯(好極了),我心裡鬆了一口氣。突然,有人走進他的辦公室,帶了一張完稿給他過目。Arden 轉向我,問:你對這張稿子的看法是什麼?


  稿子是透過圖片與文案,告訴你這頂安全帽的設計好在哪裡。標題:生命價值 54英鎊(當時大約是4000塊台幣,這頂安全帽很貴)Arden想知道我的看法,其實他是在考我的判斷力。如果今天是你,你會怎麼回答?你可以先想一想,列出你的回答,再繼續往下看。

-------------------------------------------------------------------------------------------------------------------

  我的老師曾跟我們說過,找工作要找對老闆。首先,你不認識這個人,他也沒時間見你。只有透過熟人或他信賴的人推薦,你才見得到他。而為什麼不透過人資? 因為你需要見到的是有權利立刻雇人,或是開除創意人員的人,這個人必須識貨會想直接雇你,而不是幫創意部在過濾新人的人。這個人必須想要栽培你,願意給你一個機會,教你,因為好的人才永遠不夠多。很多新人有不錯的作品,但是面試你的人不知道你是花了多久時間想出來的,或是從哪裡偷來的。為了確保品質,他們會在現場出題考你的看法、表達能力、或是判斷力。看作品只是第一關,現場的考題會是第二關,試用期會是第三關,你面對的壓力會越來越大,但是唯有跟對人,你才學得到東西。

  回到安全帽的稿子,Arden看著我,等待我的回答。當時我的回答是:「我覺得它應該會有效,因為它會打動現在捨不得買專業安全帽的人,它在引導他們脫離現有的觀點看事情。騎車曾經摔過的人、每天必須騎車出門的人,這張稿子會讓他質疑現有的安全帽是否夠好,讓他考慮是否該換頂安全帽。」Paul Arden邊聽我說,邊思考著。我接著說:「他是否想活久一點?騎機車送郵件的人(倫敦到處都是騎機車送郵件的人)、想擁有專業配備的人、機車騎士的家屬等,這張稿子會讓這些人開始思考一個他現在忽略的議題,強調這個商品的價值與對他的意義。」我講完後,Paul Arden看著稿子,再看向我,沒有露出任何反應,突然冒出一句話:「給我5分鐘。」然後他站起來匆忙離開辦公室,把我一個人留在那。我心裡在想,一切好像都跟著我老師預測的劇本在走。幾分鐘後,Arden回來,很興奮地對我說:「你星期一可以來上班嗎?」

  Paul Arden 過世之前有出一本書《It's Not How Good You Are, It's How Good You Want to Be》,書裡有這一張圖。


  首先,你的作品要夠好,世界級的創意人員、客戶、主管才會給你機會。沒判斷力、抓不到重點、無法站在消費者立場思考問題的人,就沒有機會。


本文同步刊載於《廣告雜誌》2017年12月號314期:
單元:專欄:我與 Paul Arden的面試


--
歡迎分享文章連結,並請註明出處-
Adm廣告雜誌|Digital x Creative:
更多數位創意消息,歡迎加入廣告Adm粉絲專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