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1

2017數位行動產業第二屆高峰會「WHATs NEXT!移動到未來」圓滿落幕

Next未來講堂:無人車與AI的顛覆。

文、圖/KNOWING新聞提供

  為推動數位經濟政策與行動網路產業發展,國家發展委員會、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Taiwan Startup Stadium台灣新創競技場、TiEA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KNOWING新聞,在810日共同主辦第二屆「WHATs NEXT!移動到未來」數位行動產業高峰會。

  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台灣是必定要走向AI,不然台灣半導體、電腦三兆四千億的產值會受到影響,應該要以Change(以跳躍式思考掌握價值)Care(在世界變局中兼顧社會責任)Can(多元培育創業家精神)3C來做為發展方向。

科技部長陳良基。

  國發會副主委龔明鑫在高峰會上強調,亞洲‧矽谷政策目前有兩大推動主軸,一是物聯網,一是創新創業。他進一步強調,「亞洲‧矽谷有4個重要的策略,分別是健全創新創業生態系、連結矽谷等國際研發能量、軟硬整合建構物聯網價值鏈、打造智慧化示範場域。」龔明鑫表示,希望在2025年之前達到「一支手機暢遊台灣」的目標!未來亞洲矽谷會關注在7大重點,分別為行動生活、人工智慧、自動駕駛、AR/VR、物聯網資安、新南向政策、創新創業。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主任委員詹婷怡在峰會上演講時表示,「NCC的施政重點是開放連結與創新!」唯有連結才能創新,要達成目標有4個面向,包括創新應用、多元內容、普及服務、基礎網路。詹婷怡指出,政府把環境整備好才能支撐台灣數位經濟的發展,而經濟發展時也不應該忽略偏鄉。

  除了有政策上的支持外,高通公司副總裁暨台灣區總裁劉思泰表示,隨著影音應用領域的豐富、乃至於體驗式服務的創新,使用者從低頭族到完整感官體驗,在現行3G到未來5G的環境中,高通一樣會作台灣行動業者的後盾。看好台灣未來在行動服務產業的發展,高通帶著豐富的技術與專利,已經與經濟部合作成立設立一個新的科技實驗室「Qualcomm Technology LabTaiwan」,目標是將進一步推動台灣無線創新產業體系的發展,包含發展物聯網(IoT)、4G+/5G和連網汽車領域的專業能力和合作,以提升台灣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核心執行任務則是作為分享專業能力的核心進行共同合作,發展協助台灣企業技術育成、產品和服務設計與產品上市的解決方案。

  在5G建設與寬頻政策皆支持的狀況下,未來趨勢到底是什麼?尤其自從AlphaGo一戰成名之後,人工智慧開始被一般人所關注。

  科技部政務次長許有進表示,在AI領域台灣目前沒有獨角獸企業出現,就難以吸引人才朝這邊走。因此為迎接AI時代來臨,科技部也已經宣布將以五年為期,投入50億元規劃成立三至五個「AI創新研究中心」。「我們打破框架、與傳統不一樣,並非固定以學校為主體中心,而是以領域提出計畫。」許有進強調,這次所收到的研究計畫、構想書超過550件以上,這表示台灣已有共識。

  除了AI,物聯網也是聚焦點之一,「物聯網的重點是軟硬整合,以及創意發展。」研華科技台灣營運處副總經理林其鋒在表示。林其鋒指出,台灣很會做硬體,很多領域都做到世界第一,但台灣忽略了所有社群網站的機會。2010年研華看到物聯網的發展,做了很多調整去對焦物聯網,包括雲端計算的佈建,以及雲端與底端sensor的連結。另外,研華也聚焦智慧城市,包括交通、醫療等面向。台灣栽培了很多優秀、刻苦耐勞的人才,這是台灣發展物聯網的基礎。
  
  物聯網是亞洲.矽谷政策中的重點方向,除了有各種創業團隊之外,還有吸引國際重量級的領導者來做投資合作,所以在短期內,亞洲.矽谷會推出一個物聯網的虛擬學院,這是可以容納目前為止在教育界以及產業界的夥伴,他們將擬好線上課程來在物聯網這個大領域中,快速養成新創人才以及實作的團隊。

  「新媒體的時代給使用者兩個最重要的東西 自由與私有。」歐銻銻娛樂董事長范立達表示。「新媒體是不可逆的趨勢,當大家習慣用手機接收資訊後就很難回去了。」范立達直言自己不知道舊媒體將來會不會死亡,但媒體人一定要正視網路媒體的趨勢,調整自己的腳步。范立達呼籲,台灣應該趁現在還有機會的時候,將優質的IP(智慧財產)做成實體節目行銷到全世界,當收益最大化才能吸引人才創作;雖然台灣現在要跟全世界競爭,壓力很大,但如果獲勝,其收益也是很難想像的。


  討論了現下所有熱門的軟硬體議題後,無論產品觀念再先進,通路還是最重要的最後一哩路,因此討論最終回到平台的營運上,以Uber為例,一路上在台灣的爭議不斷,面對新創公司的崛起,台灣確實沒有做好準備,顧立楷曾說:「Uber是台灣接軌國際的契機」,當「共享經濟」模式成為全球大力支持的產業,台灣早已落後,政府部門必須改變思維,接受新創公司進入市場,協助與傳統業者合作,產業運作模式的轉型,有助於擴大消費群、共創新經濟。


--
歡迎分享文章連結,並請註明出處-
Adm廣告雜誌|Digital x Creative:
更多數位創意消息,歡迎加入廣告Adm粉絲專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